“杜苏芮”来袭 科技助力极端天气预报与应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实习生何思佳
超强台风“杜苏芮”于7月28日上午登陆福建省晋江市,目前已造成我国多地受灾,其中北京、天津、河北、福建等地部分区域灾情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在对台风的预测和应对上,科技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台风登陆点和移动路径的预测上,数值预报已经悄然向AI预报转变。
(相关资料图)
这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演进相关。4月7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及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全球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风乌”。
7月6日,《自然》杂志刊登了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研发团队的文章《三维神经网络用于精准中期全球天气预报》,认为该大模型将让人们重新审视气象预报模型的未来。
据介绍,三维神经网络的应用能够适应地球坐标系统,善于处理复杂的不均匀3D气象数据,同时可以使用层次化时域聚合策略来减少预报迭代次数,进而减少迭代误差。
换言之,原来预测一个台风未来10天的路径,需要在3000台服务器的高性能计算机集群上花费5小时进行仿真。而现在基于预训练的盘古大模型,通过AI推理的方式,只需1台服务器、1卡配置、10秒时间,就可以获得更精确的预测结果。
上述两款大模型在对今年第2号台风“玛娃”的路径预报中就已经展现了其业务应用潜力,盘古气象大模型提前5天预测出了“玛娃”的转向路径,风乌大模型也对“玛娃”进行了准确的轨迹预报。
在“杜苏芮”影响期间,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与浦江实验室、华为公司联合开展了人工智能大模型试验,在台风预报中再次应用了风乌大模型和盘古大模型,成功预测出了“杜苏芮”的登陆时间与地点。
此外,欧美国家也在利用超级计算机对降雨量进行预测。早在7月25日,欧洲EC超级计算机自动预报认为降雨集中在京津地区,降雨中心位于廊坊的北三县,天津的宝坻、蓟州,承德的兴隆一带,累计降水量将超过500毫米;暴雨中心则位于蓟州平谷交界的盘山,累计降水量可达991毫米。美国气象机构GFS也给华北尤其是京津自动算出了极强降雨的预报。
在台风到来之后的救灾过程中,不少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黑科技”。
在较早受到台风影响的福建福州,福建省海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运用“海丝一号”SAR卫星对福州市重点区域进行观测,通过其传回的遥感影像和台风前高分光学影像进行对比,查看福州市河流、城区、村庄等平坦区域水体变化,为福州水域变化监测、安全防汛、灾情评估提供支持。
同时,福建省气象局积极运行SMOS中心站软件。该软件负责福建全省2400多套自动气象站数据的接收、存储及传输,保障福建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与决策的高效。
关键词: